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靜隱禪寺--好書介紹


達賴喇嘛禪思365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與大師相遇
一天 2 分鐘,累進你的幸福存摺!
達賴喇嘛激勵我們要去發展潛在的愛和善性,他毫不遲疑地告訴我們,這些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。他以我們日常生活為例,開示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個『好人』,如何好好利用我們的人生。他不斷強調『普遍性的責任』,也就是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人類家族的一員,都可以成為和平的推動者,眾生的護持者。
─ 馬修 ‧ 李卡德 ( 《僧侶與哲學家》作者 )


母愛真可怕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媽媽,不能24小時不打烊!
她們的工作總是超時 她們的風險總是最大
她們的腦袋還被塞滿社會對她們不人性的期待
她們的身分總是多重 她們的愛不知節制
她們像是萬能什麼事都要她扛下 她們很苦 很容易很苦
苦久了 就會變成長途賽跑的選手 終點是孩子的長大成人
而這還可能是第一回合的競賽



工作更快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工作時候,
如果你有一顆溫暖的心,以及關懷別人的感情,
你的頭腦就會更平靜安詳,這樣會給你某種力量,
讓你的腦力運作更順暢,判斷力與決策力也更強。
─ 達賴喇嘛
工作的滿意度,與個人的終身幸福感息息相關。在本書中,永恆的心靈導師達賴喇嘛與心理學家卡特勒博士,以東西方心靈對話引領我們探索工作對於生命的意義與影響,並學習善用心靈力量,在忙碌複雜的現代職場中重建內在的平靜與滿足、獲得恆久的快樂與充實。
達賴喇嘛告訴我們,應該持續訓練自己的心智,重塑自我態度與觀點,以轉化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緒;只要善用可貴的人性價值,如善良、寬容、慈悲和誠實,就能讓許多棘手的挑戰迎刃而解;他也提醒我們平衡的重要,不要將工作當成滿足感的唯一來源。歡迎你一起加入這場工作的修行,將這些寧靜卻充滿力量的無價資源運用於職場生涯,讓工作成為幸福的泉源。



開始讀懂佛經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知道一部佛經的基本元素嗎?
讀佛經碰到不同的字詞該怎麼辦?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佛經?
想要認真閱讀佛經,有那些方式可以進行?
從最粗淺的閱讀到想要認真閱讀佛經者,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方法。此書以『圖文形式』呈現,左邊文字,右邊是圖解,編排簡單、清晰、條理分明,確實能讓人快速掌握讀佛經的關鍵和讀佛經的所該具備的基本知識。...此外,讀佛經「應該」從「看懂經文字面的意思」,到「發掘經文的隱含義」,到「能夠運用在生活中」,並提供一些實踐步驟。....此書不僅是初學大眾的入門指南,也可作為學者專家之教學與研究參考
─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校長 惠敏法師



曠野的聲音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一扇門已經打開了,而我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知的世界。這當然不
是者華的生活‧‧‧‧」
本書所要傳遞的訊息是,如果我們能意識到並尊敬宇宙的萬事、萬物儘管是以一種獨立性的狀態而普遍存在,其實卻是一體的,那麼我們的世界將猶如「真人部族」般充滿真義



玄奘西遊記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用雙腳走出胸中的世界,佛法的慈悲

他的意志,他的信仰,他的真實
一千四百年前東方最偉大的旅行家,翻譯家與求道人的啟蒙之旅

「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」
這是玄奘圓寂前留給弟子的最後話語。但他留給世人的禮物,又豈是隻字片語,十萬里跋涉,十七年奔波,或千餘卷佛典譯著所能盡述呢?


印度聖境旅人書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本印度十大聖地自助旅行地圖
古老的 神祕的
典雅的 聖潔的
落後的 髒亂的
千年傳說刻畫出千種樣貌


邀你
懷著清明靈動重新見證
印度的真實與虛幻
質樸與華麗
喧囂與靜穆


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有無數的恐懼,
害怕在不安中驚醒,
怕敵人、怕飢餓、怕生病、
怕失去財產,怕老、怕死,
甚至害怕來世。
本書中,作者引用許多文句、軼事、
趣聞、寓言故事等,
來說明一個有智慧的人
是如何超越時空,看待生命。



漢字說清楚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究就咎
─依法究辦?認錯就好,既往不咎
去車站搭車,寄物櫃上寫著「違法偷竊,送警就辦」。天哪!站長那麼寬厚,小偷拿了櫃子裡的東西,送警才辦?如果不送警就不辦了?
同樣的,「既往不究」對呢?還是「既往不咎」對?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弄錯!

究,本義是往洞穴中探到底,引申為探究一切事物的究竟,所以「研究」一定要深入,不可以東抄西抄了事。「送警究辦」是送到警察局,追究查辦到底,絕不寬恕。

就,意思是在一個東西加上另一個,引申為一個東西往另一個靠,例如,「吃飯要以碗就口,不要以口就碗。」假借為連詞,表承接關係,「送警就辦」會變成交送警察局才辦,不交送就不辦,這可錯得太離譜了。

咎,意思是每個人各行其是,不肯合作,就會有災禍。「既往不咎」指事情已經過去,就不再怪罪了。

明白它們的意思之後,我們知道:
不要寫成「既往不究」,那會變成不肯定對方有沒有錯,但過去了不再追究。
「既往不咎」則是肯定對方有過錯,但是過去了的,就不再歸咎對方了。



植物有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─── 植物等著您跟他說話

一面對話,一面悉心照顧,
在靠近北極圈荒涼的土地上,
收成一棵十八公斤的高麗菜,
雪中開滿了薔薇花。

植物也會採取這樣的『行動』
● 對著無法移植的仙人掌說、
「請自己從花盆裡出來吧。」
二天後、
仙人掌打破了花盆,
自己從花盆裡跑出來。

● 「我會保護你,刺兒不需要了。」
常這樣對它說,
就生長了沒刺兒的仙人掌來。

● 「請等十天,要攝影。」
這樣拜託時,一萬個蕃茄等了十天,
等攝影完了,紛紛掉落。


寓言藏寶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愚公移山一定會有志者事竟成?
三個和尚真的沒有喝嗎?
第二次的龜兔賽跑,為什麼還是烏龜嬴了呢?

本書共收錄作者自創的八十五篇寓言作品,以及八十五則與之相配套的智慧雋語,讓寓言取材更廣闊,完全跳脫傳統寓言以寫動物為主的模式,無論是有生命的,還是無生命的;有形的,還是無形的,都成為作品中的主角,可謂大千世界,包羅萬象。



講理就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般的社會評論家只能把他看到的事物描述出來,把他的感覺反應出來,洪蘭教授勝人一籌的地方是她能藉著認知心理學的專業,舉出科學的實證,對於國內眾生百相,以平易近人的文筆,深入淺出的把一些慣常的迷思,明白的解說。因她深具說服力,相信必也能發生較深的影響力。

───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黃達夫

認知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大多都在匆促下作出決定,經常忽略常模的指標,還會把個人的信念寄託在不實的表象上,很少能遵循邏輯的算則去作判斷......人們的不理性行為,卻總是隱藏在看似「理性」的包裝與掩蓋之下,很難被察覺。這本書告訴我們,講理的必要條件就是豐富的常識,並且要養成不輕信表面現象的習慣。我一則一則的讀下去,感到這是培養科學精神的最佳教材,令人耳目一新。

───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



見人見智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

「見人見智」意指對同一件事情,每個人看法各異;我們(洪蘭與曾志朗)的「見『人』見智」,除了看法各異外,「人」與「智」更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寫作面向。
曾志朗見「人」,我見「智」,合在一起,便成了這本書「見人見智」。
每個人背景不同,對不同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看法,不同的感受,就像同一座山「橫看成嶺側成峰」,雖然表面上不同,但實質上它是同一座山。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正是這樣。我們在核心觀念相同,但是個性不同,做事緩急不同,處理事情方法不同,表達的方式也不同。這本書是我們兩人對家庭與教育、多元智慧及閱讀的許多看法。兩人的文章一比對,核心的價值觀相同,但表達的方式不同。
這個核心觀念其實是對國家民族的認同、對倫理道德的維護、對公平正義的堅持;這核心觀念也是維繫一個國家不向下沉淪的力量,是我們衷心希望現代的讀書人應該有的理想與骨氣。
(本文摘自本書作者自序)



牧羊少年奇幻之旅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書在全球譯成42種語言,暢銷世界1000萬冊
被法國文壇喻為足以和《小王子》一書並駕齊驅、
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。

「告訴你的心,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。
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,
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,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。」
「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,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。」男孩對他的心說。

by Paulo Coelho
「當我真心在追尋著我的夢想時,每一天都是繽紛的,
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。
當我真實的地在追尋著夢想時,
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,
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,
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。」......



靜隱禪寺-共修活動


每星期五晚上 07:30 - 09:30 領眾念佛共修,

並由住持師父及當家師父隨機開示。
學習佛法和生活結合;而將修行真實落實到生活中。
目前由住持師父講解【彌陀要解】
交通路線 -- 茄萣 → 白砂崙 → 灣裡 → 靜隱禪寺
由信眾發心接送,晚上07:00從茄萣發車。

每星期六下午 由住持師父圓潔法師主講【大乘起信論】略釋

令眾生除疑去執,發起大乘淨信。已圓滿結束

預計農曆4月開 小止觀 課程

每天早上 07:40 - 08:00 中午12:30 - 13:00領眾念佛止觀

讓大眾將心緣於阿彌陀佛佛號上,以佛號靜心進而淨心,於生死大事真有準備。


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天傳授八關齋戒

讓信眾學習過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,體會持戒是本著護念眾生的基礎,幫助信眾了解菩提心戒中斷惡、修善、度眾生的精神。
⊙日期:每月第一個星期日
時間 : 08:00 傳授八關齋戒
10:40午齋過堂
12:30 -13:00由住持師父領眾修念佛止觀
14:00 念佛共修
15: 50 住持師父講解【佛遺教經】
19:00 晚課(含蒙山)
21:00 叩鐘安板養息
星期一04:30起板叩鐘 05:00 早課 06:30自由用過早齋後,告假。

靜隱禪寺-年度行事曆



以『持戒為本。淨土為歸。觀心為要。善友為依。』
作為僧團發菩提心自利利他的修行準則讓僧眾可依此積聚資糧,以為眾生依靠。讓信眾能依此成為正信三寶弟子, 為社會安定盡一份力量。讓一般大眾在僧團環境中身心得到休息、釋放,所以常住的一切活動,皆以此為施行目的 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※ 新春祈福法會(2012年)
●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
上午8:00~晚上9:10頂禮《三千佛洪名寶懺》
●農曆正月初四
上午8:00 舉辦《皈依》
●齋天:農曆正月初八日晚上11:00開始~初九日凌晨3:00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拔度超薦法會(2012年)
為闡揚孝道及地藏菩薩之悲願,特啟建地藏法會,虔誦『地藏菩薩本願經』 仰祈地藏菩薩願力加被,以冀冥陽兩利。竭誠歡迎
您來參與法會,共結法緣同霑法益。

拔度超薦法會

◎地藏經共修:
農曆七月初一日至廿一日每晚 07:30 開始
虔誦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
◎地藏法會:
農曆七月廿二日 下午04:30 灑淨、召請、安位
農曆七月廿三日至廿四日上午08:00開始
農曆七月廿四日下午放燄口
固定共修:
◎念佛共修:每週五晚上7:30~9:20(念佛共修)
現由住持師父開示---彌陀要解

交通車路線──茄萣→白砂崙→灣裡→靜隱禪寺
由信眾發心接送 每天晚上07:00從茄萣發車

◎八關齋戒: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
下午由住持師父開示---佛遺教經

功德項目:
一、拔度祖先亡靈
二、超薦累世冤親債主